bat·365(中文)官方网站 - 登录入口

学院概况 bat365中文简介 学院历史 学院介绍 系所设置 学院领导 学院机关 学生工作办公室 师资队伍 部分教师队伍 陶智 孙晓峰 陈懋章 刘大响 额日其太 闫晓军 朱剑琴 丁水汀 刘友宏 杨晓光 白广忱 洪杰 专家队伍 部分退休教师 王绍曾 崔济亚 陈大光 科学研究 科研概况 科研基地 科研成果 人才培养 本科生 研究生 招生就业 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 就业信息 党群工作 党建园地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 教代会成员 新闻中心 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学生活动 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 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概况 国际会议 国际合作项目 国际合作中心 人才引进 选拔招募 校友天地

科学研究

科研概况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概况

面向航空动力及航空新能源前沿和国家发展需求,bat365中文官方网站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重点形成了发动机结构安全与整机动力学、多场耦合非定常流动、推进系统智慧热管理、推进系统燃烧学、航空电推进与智能控制、航空绿色能源、全数字化智能航空发动机等7大特色学科方向。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针对重点型号发展需求,在bat365中文官方网站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设立了5个支撑团队、4个联合设计团队以及5个联合创新中心,校企协同迈上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双轮驱动”的新台阶。近10年间,学院共承接某专项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50余项,有力支撑国家重点型号研制。学院经费到款持续增长,近年来学院年均科研经费到款超2亿元,经费总额和人均经费长期位列全校前三。

围绕航空发动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攻克了涡轮叶片烧蚀、涡轮盘腔超重、叶片非定常流固耦合、航天智能驱动器等“卡脖子”技术,为多个型号研制成功提供技术保障。高超声速强预冷发动机研制基地落户泸州,为地方打造航空特色基地注入新的活力;共建bat365中文官方网站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四川)西部国际创新港,将四川省制造产业雄厚基础与bat365中文官方网站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基础研究优势有机结合;先进航空活塞发动机技术在宁波产业化,新增经济效益近亿元。持续服务国民经济建设,近五年在国内企业和国防军事领域累计专利转化百余项。

建设了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发起“绿色航空国际高峰论坛”,111创新引智基地获滚动支持。为航空发动机企业定制入行、高 端、精英三类培训,累计培训300余人次;“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设计”上线慕课,累计学习超10万人次;主办《航空学报(英文版)》和《航空动力学报》是中国航空领域旗舰期刊,创办的《Propulsion and Power Research》进入全球航空领域期刊前20%,著名国防科普期刊《航空知识》年发行量150万。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
网站地图 | 网站地图_m |

快速链接

版权所有 © 2021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高教园南三街9号   电话010-61716819